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分享到:
2016-4-19 21:11:45

Moira Marguin 法国高布兰图像学院动画部门负责人

Corinne 法国疯影动画工作室制片人

陈赞蔚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第8工作室-影视动漫工作室主任,广东省动漫艺术家协会秘书长

■片名:Neige 出品:FOLIMAGE

“法国五年制作中国只用一年”,广州举办中法动画论坛,业界强调:

日前,中法动画论坛也在广州举办。法国疯影动画工作室制片人Corinne在参加论坛活动期间,接受收藏周刊专访时对法国的动画产业现状进行了分析,而世界三大动画学院之一,法国高布兰图像学院的动画部门负责人Moira Marguin则介绍了法国的高校教育,而中国方面,广州美院教授陈赞蔚也就中法动画差异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Corinne:“长篇动画电影一年比一年难”

收藏周刊:陈赞蔚老师对比了一下中国和法国完成一部动画的时间,在中国通常是1年,而法国是5年,前期中国是3个月,而法国是3年,是什么使得法国创作团队愿意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到一部动画创作?

Corinne:我们会花很多时间做前期的设计,包括剧本、影像风格等方面,也会慎重地考虑到底怎么样的技术适合这个片子,怎么样的人才能在团队中做出这样的片子。在分镜故事版上,也需要花费我们很多的时间精力。我们还会非常注重音乐,配音,配音演员的考虑等等,这才是真正的前期,把全部因素都考虑到了,要进行下一步的时候,就能更加充分。

收藏周刊:动画的收支方面在法国是如何考虑的?

Corinne:我们制作一部动画首先要融资,而融资的途径非常广泛,并不是一个老板拍板就能完成的。还有一种众筹的方式,在众筹的参与者里面,也会有政府,例如法国电影局的参与。

实际上动画分为长片,短片和连续剧这三种类型,有不一样的盈利方式。短片只有通过院线上映来实现盈利,但也有很多在上线以后仍处于不盈利状态,这是很正常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短片与长片相比起来体量没有那么大,但其制作过程依旧很漫长的原因,因为我们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说服投资者们。而一般的动画连续剧,通常是一种商业式行为。

收藏周刊:您刚刚说到了很多短片都是不盈利的,那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在坚持做动画?

Corinne:虽然很多短片都是不盈利的,但我们依旧会坚持这个事情,首先,因为做短片可以塑造一个很好的企业形象,像疯影公司,我们做过很多优秀的短片,是法国制作短片的当家人。第二是可以通过短片认识一些很有才华的导演,艺术家。

收藏周刊:法国的动画发展处于怎样的现状?

Corinne:从连续剧来讲基本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从长片动画电影来讲,一年比一年难。基本上预算是一年比一年少。以前一年可能可以做十部,但以去年为例,全国只有三部。

“我对中国动画的了解只有《大闹天宫》”

收藏周刊:法国动画的受众群体主要集中在哪个年龄阶段?

Corinne:在法国看动画片的受众都是在3—4岁,或者9—10岁左右的儿童,十岁以上基本都会开始看真人连续剧。一般生产900小时以上的动画连续剧都是给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看的。3—6岁的孩子也会有很多喜欢看动画长片的,有一种大手拉小手的趋势,家长带着孩子去看。15—16岁以上的年轻人也会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也会有给年轻人看的青年动画。例如《我的伊朗生活》就是给青年人看的动画。这种短片的播放途径,一个是在深夜电视台,另一种是在电影节,第三种是在长片开始之前的一种加塞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面向全社会的动画也具有非常大的市场潜力,例如前几年做的《昆虫世界》就很受欢迎。

收藏周刊:中国给您印象深刻的动漫作品有哪些?

Corinne:我对中国动画的了解只有《大闹天宫》,因为只有《大闹天宫》在法国上映过。这不是影片的问题,只是营销途径的问题。

收藏周刊:最近马上要举办“广东青少年动漫大赛”,在法国会有类似的大赛吗?您怎么看这样的大赛对动漫行业的作用?

Corinne: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动漫这个词是中国特色,于我们而言动画是动画,漫画是漫画。对于这种大赛,无论是动画还是漫画,18岁以下都是没有的。我们在对青年动画的界定上与中国不一样,一般都是在完成了一个本科学历以后才会有一个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也会有鼓励青年人的比赛,如果赢了或许还可以进驻到公司去完成自己设想的作品,不过要进入类似的专业院校,与中国的专业院校一样需要考试,激烈很竞争。

陈赞蔚:中国动漫教育的优化与提升非常重要

收藏周刊:目前中国与法国动画上的差距在哪里?

陈赞蔚:目前中国与法国动画的差距有很多层面。美国的知名动画公司一般要耗时5年,法国疯影公司从前期到最终推出一部动画的时间是5-7年,近年我们的《大圣归来》虽说坚持了8年,但明显正式投入创作制作的时间没有那么长,其他企业很多项目不会超过2年,大量的是1年左右,仅就时间投入成本来看,就明显有距离,此外在具体操作上,前期的设计时间一般国外是3年左右,国内很多百万级投入的片子的前期可能往往是几个月。投入时间的背后就是资金,所以,投入成本是目前最大的差距。

此外是人才结构的差距,市场、艺术创作、技术等等动画行业必需的高端人才,在法国都可以找到,而中国目前动画行业的整体运营方面,大量的企业远远未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同样是专业的动画创作人,如果在文化、技术等水平相若、相近的生活环境、相同的信息获取与交流的条件下,除非是天才,一般他们创造出来的动画品质不会有很大的差别。而我们目前的这些条件还远远没有能和法国动画人相近。因此人才结构与人才创造力、生产力等差距也导致了整体的行业差距。

收藏周刊:中国与法国在动漫的教学上有何差别?

陈赞蔚:教学上最大的差距是体制,教得好的法国院校学费可以很高,因此除了本校老师外,还有大量的一流动画公司的专家来指导。由于国内很多动画专业院校是在2006年国家扶持动漫产业时候建立的,建立时候就缺乏专业的教师,发展过程中也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业界师资,最终导致教学与产业脱节。

当然还有另一个发展的极端,就是企业与院校直接捆绑,院校学生成为顶岗实习生,就眼前看是个不错的多快好省的办法,但长远看,仅仅这样的模式是有问题的。欧洲的教学追求的是基于现在的客观条件,未来的需求是什么,可能会有怎样的环境,鼓励人才创新,前述的方式明显只能满足目前。

现在的在校生就是企业明天的人才,因此教育的优化与提升是非常重要的。

Moira Marguin:相比导演,动画师的创新更重要

高布兰图像艺术学院(建校将近四十)的动画部门被誉为是顶尖动画师和动画导演的摇篮,欧洲排名第一,世界三大动画学院之一,是一所既注重创新,又注重技巧的学院。

目标就是为了企业培养人才,学校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不但会分析目前企业的需求,还会分析未来动画的技巧。因此,学校会要求学生紧密地与外界保持联系!一开始学校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随着教学的推进,会慢慢往创意上去强调,往世界一流水平的方向去发展。

学校会鼓励学生到其他国家寻找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学校会从其他国家招收更多的学生。

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鼓励学生团队集体创作。一部动画可能只有一个导演,但却有成千上万个动画师,因此,动画师的创新更重要。

每年暑假我们都会有个交流项目,面向世界各地的动画爱好者与高布兰学生交流自己的动画作品,至今已有二十多个国家参与。

大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前已被皮克斯,梦工厂,迪士尼等世界顶级公司录取。学生作品在Siggraph、昂西(ANNECY)等各大国际动画节展出、获奖,其中《章鱼的爱情》更是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风靡全球的电影《神偷奶爸》系列《鲨鱼黑帮》等的导演正是毕业于高布兰学院。此外,脍炙人口《功夫熊猫》系列、《疯狂原始人》系列、《驯龙高手》系列等影片的动画部门总监也来自高布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