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在过去的持续60余天的国产电影保护月期间,中国电影一次又一次创造票房奇迹。为什么“大圣归来”之后,就开始逐渐重新点燃国产动画的信心。中国的动画发展到今日,到底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了进一步寻找答案,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近日专访了参加“2015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培训的湖北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工作室主任叶佑天。
“中国的动画为什么一直提不起来,是因为连小孩的审美都已经被‘污染’了,长期的低质作品使得孩子逐渐丧失了辨别的能力了,所以国人在看到大圣归来之后会喜欢,这也就是为什么田晓鹏会说其实我的动画并不是最美的,是因为你们之前看差的看多了,我的稍微漂亮一丁点而已”采访开始,叶佑天这样谈到。
国产动漫审美情趣亟待提高
叶佑天认为,《大圣归来》夺得国产动画的最高票房记录,必然从一定程度刺激业内创作热情大增,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动漫人更应该冷静下来仔细考量。该片的成功从长远和大环境而言,并不代表中国所有的制片与民营公司都可以打造出精品,如果我们不事实求是,简单地以为一个片子票房的成功,就认为整个动画产业发生了质的改变,这是片面的。事实上,一两部片子并不具备推动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能量。这些年,中国动画产业由于缺乏科学的定制,理性的把握,更缺少制造精品的“慢节奏”,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一窝蜂上的所谓的“动漫形象工程”导致了大量片子质量堪忧。
鉴于此,叶佑天试图与5岁的儿子沟通交流“动画的趣味性到底在哪儿”这一亲子话题。“动画其实是由很多画依据运动规律串联起来的,为了让角色拟人拟物化,一般都会采取配音的方式,很显然视觉和听觉都十分重要,然而,很多国产动画基本丧失了画面的审美性和动作的假定性、趣味性”,尝试用儿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如何发现动画的美感之后,在征求儿子同意通过对比某国产动画片的有声版与默片版,最后得出儿子之所以喜欢看该片纯粹是因为它好“听”。加之此前的调查研究,不难看出,“国内的很多该类片子实际上并不是在做真正意义上的动画,而是用‘动画’的外壳经营一些粗俗的小品,小孩看动画其实是在听故事而不是通过角色表演来感受影视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很成人化的玩笑、低质的画面往往不经意误导了孩子的审美,一旦把声音取消,小孩一般是不爱看的”。出于学者对于动画艺术的坚守,同时站在一个孩子家长的角度,叶佑天强调,越是对于这些审美尚未成形的孩子,每一个动漫人在创作过程中越是要认真对待,一旦孩子的审美情趣固定下来,今后就很难扭转过来。
叶佑天坦言当前其实中国并不完全是缺少好导演,“一部作品好不好他们是能够看得出来,问题是很多投资方急功近利,导致了以快速赚钱为目标的想法不断滋生。目前国产动漫的艺术质量水准普遍是把大众的审美情趣往下拉,今后如果不提高这个方面的审美情趣的话,可能整个动漫的发展还会有更大的问题”。
中国要做慢设计慢动画
不可否认“先存活再发展”是市面上动漫公司普遍的经营策略。但很多公司为了多出产,赚快钱,往往为了追求速度而无暇顾及质量。“国内现在的片子极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我们要学会做慢设计慢动画,中国现在缺的不是量多而是缺乏优质”,叶佑天就目前存在的这种严峻的市场情况感慨道。其实,动漫发展水平,不是单单靠动漫作品的数量来衡量;作品质量的好坏,才是衡量其是否能够真正立足市场的基础标准。
一直以来,效率优先成为动漫公司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创作的各个环节极速被相似的方式所占据,在这样的背景下,慢的价值标准被遮蔽。时间的相对紧缩,价值标准的单一和趋同,使得动漫本身的趣味性、审美性逐渐丧失。快餐动漫严重干扰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国家大力扶持动漫产业的当下,每一个动漫公司更应保留平心静气的创作操守。当然,“慢设计慢动漫”也并不简单地反对“快设计快动漫”,而是打破一味追求“量”的简单想法,以慢创作的名义,来做更有意义的动漫作品。
引进机制需要进一步优化
叶佑天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纵观当前从日本、欧美输入到中国的动画,其实大部分优秀的作品并没有完全进入中国市场,我们所看到的很多都是不入流的片子,或是国内的一些盗版碟,这些影像的传播严重污染了我们的审美情趣。更为可悲的是,现在很多制作公司还在以某些下三流的标准在创作。同时,国内也有一批满怀动画情怀的的动画公司和创作团队,他们致力于动画的良心之作,政府正在大力扶持、推动他们尽快进入市场。诚然,一个国家动漫产业的强盛,绝不应该是某一两个动漫集团“独霸天下”,如果不采取“养狼法”让更多的中小动漫企业活下来,让他们享有更多话语权、资源共享权,整个产业就很难真正做到良性发展。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动漫引进机制尚不完善,“审批难”的关卡在一定程度上拦住了很多国外优秀的动漫作品,使得国内观众者失去了从正当渠道接触它们的机会。试想,如果无法引进一定规模的优秀作品,本土创作者和读者就不可能对动漫的内容尺度和表现标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产业链发展的角度来看,有效推动上游群体进行优质内容的创作也就无从谈起。
相关链接:
叶佑天 艺术学博士,系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优秀扶持人才、中国动漫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重点扶持人才。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内新锐独立动画导演、知名平面设计师,北京电影学院、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一直以来,专注于影视动漫艺术与平面设计的教育、传播与创作工作,致力于现代动漫与平面设计语言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动漫作品曾荣获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金奖、全国环保(艺术动漫)创意大展金/银奖、栗宪庭电影基金、全球环保基金组织漫画插画大展银奖、澳门设计展影像类特别评审奖,两度入选全国美展动漫类等四十余项创作大奖;设计作品曾荣获全国平面设计大展银奖、中意设计周年度展佳作奖、玻利维亚设计双年展、澳门设计双年展评审奖、韩国设计双年展银奖,作品入选中美设计周、乌克兰环保设计展、台湾设计展,并两度入选全国美展设计类等一百余项国内外艺术创作大奖;绘画作品曾入选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全国插画艺术展、杭州国际插画大展等多次艺术展览;艺术作品多次随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出国交流,两次入选文化部创业创意优秀人才库名单。